2022-05-07 13:18:38 來源:工人日報
為有效根治農村“有路無燈、有燈不亮、標準混亂、無人管護”等亮化問題,近日,河南南陽桐柏縣通過“辦戶籍”“做體檢”“添丁口”“上保險”四項舉措,健全鄉村路燈管理機制,努力打造農村夜晚靚麗風景,點亮村民的“夜”生活。
“辦戶籍”。桐柏縣以村組為單位,組織鄉鎮對轄區內所有路燈進行全面巡檢,排查標識故障路燈,理清每盞路燈的采購渠道、安裝時間、質保期限、參數型號等信息,建立全縣農村路燈數據庫,為每盞路燈噴繪“身份編號”和管護電話,推行“一燈一號”的精細化管理,實現了縣域路燈“戶籍”登記全覆蓋。
“做體檢”。針對故障路燈所出現的燈桿歪斜、亮度不足、損壞“失明”、私拉亂接等問題,桐柏縣組織技術人員對故障路燈進行逐個“體檢”。對尚在質保期內的,由采購單位通知供貨公司開展質保維修;對已過質保期的,由縣農業農村局牽頭組織本縣域內路燈生產企業,逐個更換修復,確保路燈盞盞可亮。
“添丁口”。 在位置選擇上,按照“先重點后一般、先公共后庭院”的原則,優先配備補齊鄉村主干道路兩側、鄉村公共活動場所等重點部位路燈缺口;在資金籌措上,通過財政投資、村組集資、群眾捐獻、企業幫扶等渠道籌措路燈采購資金,提升村莊及道路沿線照明水平;在采購標準上,不搞“一刀切”、“齊步走”,根據農村實際環境,因地制宜地選擇桿座式、支臂式、懸掛式等路燈樣式,規定新購路燈照明最低配置標準,優先推廣運維成本低、后期問題少的鋰電池太陽能路燈;在機制運用上,大力推行村莊亮化獎勵機制,將村莊亮化與人居環境整治獎勵結合起來,對環境整治效果好的行政村優先亮化、優先配給,對參與熱情高的農戶以獎代補,發放安裝太陽能庭院燈,實現村莊亮化水平與群眾參與度的相互促進。
“上保險”。桐柏縣建立了以村長為第一責任人,小組長為管理員的路燈網格化管理機制,每日上路巡查,及時發現并反饋問題??h財政每年拿出30萬元路燈維護專項資金,由農業農村局針對全縣質保期外路燈的日常維修服務實施統一采購,維修服務公司接收到鄉鎮反饋信息后,72小時內上門維修。
民生事業無小事。桐柏縣以農村“亮化”為環境整治的切入口,全縣排查、消除路燈設施安全隱患120處,維修路燈783盞,新裝路燈2600余盞,清洗燈桿3500多根,全縣農村路燈亮燈率達99%,事故處理及時率達100%,改善了農民夜晚出行條件,把實事辦到了群眾的心坎里,實現了環境整治水平與群眾滿意度的雙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