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10 15:22:35 來源:極目新聞
2020年8月12日,陳某在浙江溫州某小區內駕駛特斯拉Model 3,高速沖撞停車場的攔截桿,稱“特斯拉自動加速剎車失靈”。2022年5月9日,他通過微博發布了公開道歉書,并闡述了事發經過,表示事故是由于自己誤把油門當剎車,但“心有不甘”,于是多次在采訪中捏造“特斯拉自動加速剎車失靈”。
事情反轉,讓人驚訝又尷尬,此前一眾車主陸續曝光特斯拉剎車失靈,引發輿論熱議。凡事只要說的人多了,無火也會生煙。再加上當時汽車數據檢測機構缺位、車主與車企互不信任,各說各話。幾番拉扯、幾次熱搜之后,“特斯拉剎車失靈”的詞條在公眾腦海中留下了鮮明的印象,在很多人心目中,這幾乎就已經是事實。
其實,2021年10月,就有媒體曝光此案的判決結果。溫州市鹿城區人民法院判決陳某向特斯拉賠禮道歉,并支付后者賠償款5萬元。當時陳某還表示要繼續上訴。但這一結果似乎沒有引發太大的關注。直至公開道歉信出爐,網友才恍然大悟??梢?,社交網絡時代,即便有了法律判決,最終還是要靠網絡傳播去扭轉形象,消除影響。
車主陳先生在這起事故中嚴重受傷,被鑒定為九級傷殘,失去勞動能力,家庭陷入困境,心中悲傷怨憤,可以理解。但是無視自己的責任,將事故賴在“剎車失靈”上,還一次次通過公開喊話,讓謊言的雪球越滾越大,絕不是走出困境的正道。
猶記得,他曾經向媒體表示,自己是駕齡十余年的“老司機”,絕不會犯“剎車、油門踩錯”的錯誤,還曾質疑對事故出具《鑒定意見書》的溫州市汽車工程學會,認為其檢測使用的是特斯拉提供的工具,不算公平公正。當初很多人出于對汽車駕駛安全的關注,以及對消費者天然的同情,都曾經轉發支持過他的相關言論,如今回頭想想,完全是被“當槍使”了。
謊言如利刃一般能傷人,也如毒氣一樣快速擴散,一個人從說謊中牟利,就勢必會有人模仿跟隨,而一旦撒了一個謊,就要用無數個謊去自圓其說,最后在隱瞞欺騙的歧路上越走越遠,直至走上違法的不歸路。
大家都聽過“狼來了”的故事,靠謊言維權消耗了公共資源,利用了大眾的善意和同情心,透支了社會信任。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當狼真的來了,沒有人會再愿意和敢于相信,也沒有人愿意再伸出援手,網絡維權的成本會越來越高。當下,已經有很多網友開始質疑依然在向特斯拉維權的其他車主,可見,信任一旦被破壞,懷疑將無處不在。
好在,這場風波不是完全沒有積極意義的,至少,事故鑒定面臨的困境,引起了主管部門的重視。2022年1月1日,根據國家規定,國內新生產的乘用車都要配備符合要求的“EDR”,俗稱汽車“黑匣子”!這一裝備可記錄信息、重現事故過程、實現對用戶汽車的事故分析,對于判定事故責任頗有幫助。
近日,北京一名特斯拉Model 3車主在北京機場第二高速發生連續追尾事故,并在社交媒體上稱是由于特斯拉Model 3“剎車失靈”導致,但特斯拉稱數據顯示是車主在轉向中大幅度踩下加速踏板致使車速上升,碰撞前駕駛員并未踩下制動踏板,車主與車企再次出現各執一詞的局面,最終調取EDR數據,發現與特斯拉后臺數據分析結論相吻合,證實事故的確是由于駕駛員踩錯加速踏板導致,一錘定音。
可見,很多時候,判斷事情真偽,靠感覺還是不如靠技術。也希望技術的升級和普及,讓這一類傳播不實信息、煽動輿論的“維權”,再無表演的空間,讓事故責任認定更明晰,也讓輿論監督的強大影響力,在更值得、更真實的領域發揮作用。